电子报

守护城市“烟火气”

湖南法治报触屏版 · 法院
发布时间:2025-10-25 | 点击量:5910

湖南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曾雨田 通讯员 蒋菲菲 范亚娉

国庆叠加中秋的“双节”假期,常德市武陵区某大型连锁超市热闹非凡。超市门口广场上,五星红旗迎风招展,节日氛围扑面而来。

走进超市,刚出炉的烤面包散发着甜香,熟食区的卤味飘着咸鲜,水果区的清香沁人心脾,夹杂着顾客的欢声笑语,交织成一幅热气腾腾的民生画卷,每一处都流淌着浓浓的“烟火气”。

很难想象,几个月前,这家被誉为“城市名片”的大型连锁超市,因一块地的归属问题与小区上千户业主僵持不下,搬迁危机一触即发。

一块公摊地引发17年“拉锯战”

“你们用了我们的地,必须给个说法!”2024年底,几位业主手握房产证复印件,来到超市与负责人理论。

原来,该小区一期项目由商业区和住宅区组成。商业区-1至4层产权归属开发商,5层以上则为全体业主共有。2007年,超市与开发商签订租赁协议,承租部分区域经营。开发商承诺,超市可免费使用前坪广场作为停车场。2008年,业主们意外发现,超市一直使用的前坪广场、通道等区域,其实是全体业主的共有面积。

之后,业委会将超市告上法院索要赔偿。2009年,法院判决超市赔偿业主相应损失并清场,开发商也要承担连带责任。

本以为纠纷就此落幕,谁料2024年底,业主们又发现前坪广场多了个小型游乐场——超市把这块地转租了。2025年初,业委会再次起诉,要求超市停止占用、赔偿经济损失及利息。

超市表示:“游乐场只用了几个月就撤离了,而且用地是开发商同意的,有事找他们。”

一边是上千户业主捍卫共有权利的坚定,一边是大型超市的经营需求。这团“麻纱”,从2008年扯到2025年,越绕越紧。

府院联动解开三方心结

“这家超市曾是常德最红火的大型连锁商超,也是地方招商引资的亮眼名片。”收案后,常德市武陵区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周昂看着案卷,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浮现出多年前,超市开业时人头攒动的场景。

如今,电商崛起让传统超市没了往日“高光”,但它依然是周边居民买菜、囤货的首选,超市日均客流量超万人次、解决了近200个就业岗位。

“一纸判决或许能了断纠纷,却未必能解开民生难题。”周昂从事民事审判工作多年,深知法官不只是裁判者,更要做民生福祉、营商环境的守护者。

第二天一早,周昂就带着法官助理宋蔚来到超市实地走访。

“说实话,我们正在艰难转型,真没精力一直打官司。你们该怎么诉就怎么诉,该怎么判就怎么判。”看到法官上门,超市负责人走过来,声音带着疲惫,“我是总公司从湖北派来的,要是纠纷一直拖,总部可能就考虑闭店了。”

周昂看向超市里忙碌的收银员、理货员,心里暗下决心:“不能让矛盾再升级,必须让三方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协商解决问题。”

然而,首次调解一开始便火药味十足。

“占了不能白占!补偿金必须给!”业委会代表情绪激动。

“我们跟开发商签的合同,这块地免费使用,白纸黑字,合法合理!”超市方寸步不让。

角落里,开发商代表沉默不语。大家不欢而散。

当晚,周昂办公室的灯亮到深夜。他把案卷摊在桌上,重新梳理争议点:“各方诉求不同,唯有‘背对背’沟通,逐个突破。”于是,他拨通了区商务局副局长的电话,“这次还得请你们帮忙,一起算两本账——超市的经济账,还有开发商的信誉账。”

很快,“府院联动”机制启动,商务局工作人员带着详细的商业数据来到超市,逐条分析:“超市要是搬离,前期装修投入、客户流失、员工安置,这些损失至少几百万元。”之后,周昂又和商务局工作人员一起联系上超市总部负责人,“如果真的闭店,企业形象受损,损失更大。再说,业主的共有面积,按法律规定确实该给补偿。”

“业主委员会不是一个当事人,是千百个当事人,千百个问题,必须要寻求社区合力,梳理出统一意见。”另一方面,周昂联合社区工作人员从民生实际出发,一条条解答业主的疑惑:“如果超市真的搬走,咱们小区业主买东西起码要多走两公里。新商家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入驻,这段时间前坪没收益、闲置,最终受影响的还是业主。”

最后,周昂又约谈开发商:“当初是你们的协议有疏漏,现在承担部分补偿,既能化解纠纷,也能减少对企业信誉的影响。”

接下来的4个月,在超市的会议室,在社区的调解室,周昂和团队一轮一轮谈,一趟一趟跑。最终,他们用真诚和耐心,让僵持的局面出现了转机。

司法温度实现民生与营商双赢

“法官说得在理,我们愿意赔偿。”超市的态度率先转变。

“其实我们也不想让超市走,就是觉得权益被侵占了,心里不舒服。”业主代表道出了心声。

开发商代表也表示:“我们确实有责任,愿意补充剩余的补偿款。”

终于,三方在法院主持下达成和解。超市决定向业委会合理补偿历史土地占用金,开发商补充给付剩余补偿款;开发商自愿放弃主张案涉土地前期收益,并承诺与业务委员会就土地后续经营收益分配进行友好协商。

至此,这起纠缠17年的纠纷画上圆满句号。

“这面锦旗,必须亲手交给法官!”近日,超市经理捧着鲜红的锦旗来到法院。他说:“超市的‘烟火气’里,有法治的温度!感谢法院让我们能安心扎根常德,继续守好大家的‘菜篮子’。”

在常德市政协委员施杰看来:“这起纠纷的圆满解决,是一起从‘办案’到‘办事’,‘营商’到‘赢商’的法治实践。承办团队没有机械办案,而是在法理框架内寻找利益最大公约数,用司法智慧与温度,守护人间烟火,激活发展动能。”

​如今,再走进这家超市,市民推着购物车穿梭在货架间,收银台的“滴滴”声与交谈声交织,那份熟悉的烟火气,在法治的守护下,愈发浓郁。

近年来,常德市武陵区法院始终坚持靠前服务,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抓前端,治未病”理念实质性化解涉企矛盾。通过建立法企联系机制,主动提供法律咨询,为企业搭建法治服务桥梁,引导企业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让更多“烟火气”在司法守护下绵延不息。

责编:谭好

来源:湖南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