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祁阳市司法局:社区矫正“五项规范” 夯实社会基层治理之基

湖南法治报触屏版 · 永州
发布时间:2025-09-12 | 点击量:5434

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唐佳华)今年来,祁阳市司法局从接收执行、矫正宣告、管理监督、教育矫正、档案管理等五方面入手,规范执法流程,打造新形势下社区矫正工作“新常态”,有力提升了社区矫正监管新质效。 

规范交付执行程序,避免脱管漏管。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湖南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全面实行审前社会调查制度,确保非监禁刑裁判与交付执行的无缝对接。严格接收报到程序,坚持以档找人、以人查档,避免社区矫正对象漏管脱管现象发生。

规范矫正宣告仪式,聚集监管合力。在社区矫正对象报到后3个工作日内,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入矫宣告,由司法所社区矫正专干、村(社区)民警、村(社区)委干部、志愿者、社区矫正对象亲属参加,宣读《社区矫正宣告书》,与社区矫正对象签订《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与社区矫正志愿者签订《社区矫正志愿者帮教协议书》,与社区矫正对象近亲属签订《社区矫正监督协议书》。

规范管理监督措施,严格日常矫正。根据触犯刑律性质、矫正期限和考核奖惩情况,把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分为宽管、普管和严管三个级别,落实不同的矫正处遇和方法。积极与辖区派出所配合,抓好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管理工作。完善解除矫正手续,社区矫正对象矫正期满后,司法所组织进行解除矫正宣告。

规范社区矫正内容,开展系统教育。突出抓好入矫、常规、解矫三个环节。入矫教育阶段,重点抓好服从矫正行为养成教育。常规教育阶段,系统开展思想、法制、社会公德教育。解除矫正阶段,重点开展安置帮教政策、创业和公民意识教育。落实德辉农场为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和社区服务基地,组织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劳动,增强公德意识。

规范电子文书档案,落实“五要知道”。规范填写社区矫正对象基本情况登记表、矫正个案书、谈话记录表等执法文书,规范工作台账。加强社区矫正工作信息管理系统的维护和运行,积极做好社区矫正对象信息采集工作。运用GPS手机定位系统,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建立工作档案制度,落实社区矫正对象“一人一档、一档一盒”,矫正专干对每名社区矫正对象基本情况做到“五知”,即“知体貌特征、知矫正重点、知活动轨迹、知人员交往、知生活状况”。

截至目前,祁阳市司法局共组织辖区22个基层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集中教育170余次,公益劳动80余次,受教育和参加公益劳动的社区矫正对象达400余人。在册监管的347名社区矫正对象,无一人重新违法犯罪,实现三个工作目标:重新犯罪率为零、收监执行率为零、社会贡献率上升。

责编:左爽

一审:杨友林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