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妻子代签欠条,丈夫能否“不认账”? 法院确定欠条无效但欠款要还

湖南法治报触屏版 · 法院
发布时间:2025-09-06 | 点击量:6558

湖南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曾雨田 通讯员 徐盼

丈夫拖欠劳务费未付,债权人上门催款时,妻子代醉酒的丈夫签下欠条——这张欠条是否对丈夫产生法律效力?近日,湘阴县人民法院审结了这样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

2019年,王某受刘某雇佣在某产业园从事室内装修水电安装工作。同年10月19日,王某前往刘某办公室向其索要劳务费2.3万元,当时刘某正处于醉酒状态,刘某的妻子遂代其签署了欠条。

2024年2月至9月,王某多次通过微信向刘某催讨劳务费,刘某收到催款信息后并未否认,并承诺年后分期偿还欠款。此后,王某多次催款未果,遂诉至法院,请求判决刘某支付劳务费2.3万元。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欠条上刘某的名字为刘某妻子代签,案涉劳务关系发生在王某与刘某之间,刘某妻子代签欠条认可劳务关系及费用的行为已超出日常家事代理权的范围,属于无权代理。后刘某也未对妻子的代理行为予以追认,故该欠条对刘某不发生法律效力,不能作为直接确定欠付劳务费用的依据。

欠条作为债权凭证,是权利人主张债权金额的重要证据。但这并不意味着欠条无效债务就不存在。庭审中,王某还向法庭提供了其向刘某催要款项及刘某承诺还款的微信聊天截图,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条规定,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刘某收到催款后未否认且承诺还款的行为,构成债务追认。

在催款期间,双方仍有多次劳务合作,双方一直通过微信沟通和支付部分劳务款项。综合双方多年来的合作习惯及相关证据,法院最终认定双方成立劳务关系。

最终,法院判决刘某应向王某支付劳务工资2.3万元。刘某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维持原判,现该判决已生效。

【法官说法】

家事代理权区别于一般代理权,是指配偶一方在与第三人就家庭日常事务做出一定法律行为时,享有代理配偶行使的权利。其行使范围严格局限于“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本案中刘某的妻子代签欠条的行为不涉及日常家事,因此不构成家事代理权。

何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呢?是指为满足正常夫妻共同生活和家庭生活所必需的、非属人身性的一切事务,如购买的生活用品、通常的子女教育费用、正常的医疗保健费用等。具体应根据夫妻共同生活状态和当地一般社会生活习惯予以认定。超出日常生活需要的家庭事务,应当由夫妻双方共同决定,若一方单独决定,将适用一般代理权的规定。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条的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若妻子长期参与丈夫经营,则可能被认定存在“代理权外观”,即使未取得书面授权,相对人仍可能以表见代理要求另一方承担法律责任。

本案中,刘某妻子代刘某签署欠条,最终欠条不对刘某发生法律效力。这提醒市民在书写欠条时,应确保基础信息正确规范,如签名者与债务人保持一致,签署的名字与其身份证名字一致。确保关键信息清晰明了,如明确欠款事由、金额、还款时间、逾期责任等。

责编:李迅

一审:艾京昆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